城市水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而排水系统作为连接城市生产生活污水与污水处理厂的关键纽带,其运行效率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水环境质量。传统排水管理模式下,由于缺乏对管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精准管控,可能存在污水直排、雨水管网混接、管网破损导致污水外渗等问题,这些问题会污染地表水与地下水,破坏水生态平衡,影响城市水环境治理成效,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水环境的需求。

排水信息系统通过实时监测、精准管控与数据支撑,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,成为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技术支撑。在污水排放管控层面,系统通过部署在污水管网关键节点与企业排污口的水质、流量监测设备,实时监测污水水质指标(如 COD、氨氮、总磷)与排放量,若发现水质超标或排放量异常,系统立即发出预警,管理人员可根据预警信息快速定位污染源,排查是否存在企业非法排污或管网混接问题,及时采取管控措施,防止超标污水直排环境。同时,系统还能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与水量进行监测,确保污水处理厂进水负荷稳定,保障污水处理效果。
在管网防渗漏与雨污分流管理层面,排水信息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。针对管网渗漏,系统通过监测管网内水位变化与周边地下水水质,若发现管道水位异常下降或周边地下水水质受污染,可能提示管网存在破损渗漏,系统自动预警并指引运维人员开展管道检测与修复,减少污水外渗对土壤与地下水的污染。针对雨污混接问题,系统结合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的流量监测数据,分析降雨期间污水管网流量是否异常增加、雨水管网是否存在污水特征污染物,判断是否存在雨污混接情况,为雨污分流改造提供精准的点位信息,避免改造工作盲目推进,提高改造效率与效果。
此外,排水信息系统还能为水环境治理评估提供数据支持。通过长期监测与分析排水系统运行数据、水环境质量数据,系统可评估污水收集率、处理率、管网渗漏率等关键指标,分析水环境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,如管网修复后污水外渗是否减少、雨污分流改造后雨水管网水质是否改善等,为调整与优化水环境治理方案提供依据。同时,系统还能将排水数据与水环境质量数据关联分析,识别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,为制定针对性治理策略提供科学支撑。这种 “实时监测 - 精准管控 - 效果评估” 的管理模式,有效提升了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精准性与有效性,助力实现 “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 的城市水环境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