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 
新闻中心
您当前的位置:
 
 
紫外线光固化修复管道
来源: | 作者:行政人事部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08 | 2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紫外线光固化管道修复技术(简称UV-CIPP)是近年来在城市管道修复领域广泛应用的非开挖技术之一。该技术通过紫外光照射使浸渍光敏树脂的软管在管道内部固化,形成高强度复合内衬管,实现对原有管道的结构性修复。

技术原理基于光化学聚合反应。施工前,将玻璃纤维软管浸渍专用不饱和树脂,并通过卷扬设备拉入待修复管道。使用紫外光固化车将特定波长(300-400nm)的紫外灯组置入软管内,以预设速度往返照射。紫外光引发树脂中的光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,促使树脂发生交联反应,从线性结构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,最终形成坚硬的复合材质内衬管。整个固化过程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,确保反应完全可控。

该技术具有显著优势:首先,固化时间大幅缩短,传统热固化需3-4小时,紫外固化仅需40-90分钟;其次,能源效率提升70%以上,紫外光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,避免热损失;再次,内衬管力学性能优异,弯曲强度可达140MPa以上,弯曲模量超过10000MPa;最后,施工过程几乎零排放,树脂封装在保护膜内固化,无挥发物外泄。

施工流程包含四个关键阶段:前期采用CCTV检测机器人对管道进行结构评估与清洗预处理;然后将预浸树脂的软管采用拉入法或翻转法精确就位;接着通过紫外灯组进行程序化照射固化;最后对端口进行处理并完成最终质量验收。整个修复过程无需开挖工作坑,对交通和环境影响极小。

质量控制体系包含三重验证:固化前检查软管树脂含量和均匀度;固化中监控紫外线强度、灯组行进速度和管壁温度;固化后通过内窥镜检测内衬管厚度、密实度和连续性,并取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。

该技术特别适用于直径150-1600mm的给水、排水、燃气管道修复,最大修复长度可达300米。在市政管网改造、工业管道维护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。实际工程案例表明,紫外线光固化修复后的管道使用寿命可达50年,整体施工成本较传统开挖换管降低40%,社会经济效益显著。

随着材料科学和装备技术的持续进步,紫外线光固化技术正在向大管径、弯管修复和特种树脂配方等方向发展,未来将为实现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智能化运维提供重要技术支撑。